從“2020年再造一個美菱”說起——
6月,美菱發布的全球首款溫區自由訂制的物聯網冰箱——CHiQ2代“空間智變”冰箱以及全球首個用戶自由訂制的智慧空氣管家——CHiQ智慧空氣管家兩款產品開始陸續上市。
新產品的推出毫無疑問地進一步強化了美菱智能技術的創新和驅動。美菱更在6月2日的“智慧空間掌控未來——美菱智匯家生態圈計劃暨CHiQ2代新品發布會”上,發布其最新戰略目標:力爭到2020年,實現在規模上、產品線上、組織流程上再造一個新美菱。
美菱何來“再造”的底氣?美菱這步棋的背后,又意味著其母公司的長虹有何舉動?
底氣從何而來?打造白電生態圈 變革盈利模式
在家電行業遭遇顛覆性變革的當下,以白電為主的美菱何來“再造”的底氣?
發布會上的一個計劃引人關注。當天,美菱啟動了全球白電行業首個“智匯家生態圈計劃”,加快智能戰略的推進落實。根據該計劃,美菱將以人為中心,圍繞人體的胃、肺和腎,落腳到食物、空氣、水等生活重要元素,通過對接全球首個物聯運營支撐平臺(UP平臺),充分分析和運營CHiQ冰箱、空調產品以及購食匯等社區相關業務的海量用戶行為數據。
對此,業內人士紛紛點贊。當前,白電智能化成為產業發展一大新的方向,然而整體進程相對緩慢,美菱此舉被業內視為是加速白電產業智能化的重要舉動。“這個計劃將重建白電行業和生態格局。”不少專家提出,中國家電業都在進行新一輪智能化轉型,但大部分傳統制造企業卻在智能變革上遇到難題。美菱的生態圈計劃在消除產品與用戶之間的鴻溝的同時,讓制造商、內容商等產業上下游形成有機一體。美菱正加速向“硬件+服務”提供商轉型,通過數據運營最終實現用戶運營的清晰道路。
接下來,美菱將重點體現“系統協同+商業服務+產業布局”而建設三大核心生活圈,即食物健康管理生態圈、空氣健康管理生態圈、水健康管理生態圈,以健康服務為核心構建智能購、快樂廚房、空氣管理、能源管理、健康飲水、洗護管理六大應用模式,提供食品管理服務、飲食管理服務、飲水服務、空氣社交分享服務、生鮮電商服務等。
美菱總裁李偉介紹,“智匯家生態圈計劃”的啟動,有利于公司積極探索互聯網技術深入發展下的家電企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以自身硬件產品為終端,圍繞著食品、空氣、水等需求進行新的商業模式的探索。
此次美菱的野心很大,目標直指規模翻倍的橫跨多元產業的大白電巨頭。“通過一系列的整合和擴張,美菱已經從單一的冰箱企業發展成為現在的綜合白色家電企業,美菱從冰箱、空調、洗衣機拓展到廚衛、小家電、生鮮電商、生物醫療等領域。”李偉表示。“美菱的目標是到2020年,力爭實現年銷售收入達200億元以上。”
具體包括力爭實現年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以上,凈利潤達到10億元,凈資產倍增,現冰箱、冰柜、空調主力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洗衣機產品、廚衛產品和小家電產品成為美菱新的主力產品,并通過布局生鮮電商及生物醫療等新興業務,帶動公司盈利模式的轉型升級。
背后有何支撐?IPP+UP平臺 長虹發力智能服務業
美菱盈利模式的改變,恰恰是其母公司長虹戰略轉型的烙印。
如何實現設備與設備的連接?如何構建一個智能家居的白電生態圈?強大的技術支撐體系不可或缺。
作為四川長虹的子公司,美菱一直以來是長虹系白電擴張的平臺。今年3月,長虹在綿陽召開全球首個物聯數據運營支撐平臺(UP平臺)——UP平臺的發布會,不少業內人士都將這個平臺的發布視為長虹轉型為“產品+用戶”運營的重要標志性事件。
在長虹的首席技術官陽丹看來,UP平臺是一個改變長虹調性、靈魂的重要平臺,這個平臺標志著長虹已經有了從制造向基于制造的智能服務轉型的強大實力。通過UP平臺,長虹將集合智能制造的優勢,以已經擁有的龐大設備數量和數以千萬級的智能終端用戶為依托,通過UP平臺,釋放數據的力量,為用戶提供智能服務,同時也提升長虹創造增量的能力。
美菱此次發布的生態圈計劃正是基于這一平臺。通過長虹獨創的IPP個人集成網關連接框架,從而實現冰箱等智能家電互聯互通互控協同,并提供一體化智慧家庭解決方案。
2013年10月,長虹發布了“新三坐標”智能戰略,提出向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服務提供商轉型。用物聯網的視角去看“新三坐標”智能戰略,長虹未來既是一家智能終端企業,也是一家傳感器企業,更是一個大數據公司。
如果從長虹“十三五”的大棋局中,更能看出美菱此舉在長虹戰略布局中的重要性。年初,長虹控股公司總經理李進表示,在長虹的“十三五”戰略構想中,智能服務與移動就是長虹將著力拓展的新興產業之一。
長虹方面透露,基于物聯網下的長虹智能戰略在大白電正逐漸落地。接下來,長虹將加速構建白電系的智慧家庭,并借新一輪布局,加速新的商業模式探索。
白電智能化速度提升,則意味著人們生活中家電的智能化全面提速。黑電與白電等終端的入口爭奪戰將更加激烈,智能家居生態場景的構建將加速上演。
業內人士評價,未來傳統家電制造業的產業邊界將逐漸被打破,向生態圈層方向“進化”,將有更多企業尋求變革跨界。
|